close
【紫外線與紅外線】
《曬黑、曬傷》
主要原因是陽光中的紫外線
紫外線最強的時間
在上午10時至下午2點
盡量避免
直接曝曬於
室外陽光下
紫外線,簡稱為UV
(英語:Ultraviolet)
波長
在10nm至400nm
之間的電磁波
波長比可見光短
紫外線
依照波長又細分成
UVA、UVB、UVC
*UVC
幾乎被臭氧層完全阻擋
*UVB
能量最強
會造成皮膚
急性曬黑、曬傷
發紅、腫痛、熱痛
*UVA波長較長
可深達真皮層
膠原纖維變性
導致加速老化
增加皮膚癌發生機率
UVA
可穿透玻璃
是慢性曬黑
皮膚老化的主因
如過度暴露在紫外線外
除容易造成皮膚曬傷
曬黑皮膚老化問題外
也會增加皮膚癌罹患機率
太陽曬太多
紫外線接收過量
增加皮膚癌風險
很多民眾擔心
曬太陽過量誘發皮膚癌
北市聯醫皮膚科
主治醫師謝佳憲指出
鱗狀細胞癌
與紫外線過量
曝曬最有關連
過量曝曬『紫外線』
立即產生的問題是
表皮曬傷
皮膚變黑
慢性膠原纖維變性
日光性角化症生成等
長期
曝曬過量的紫外線下來
發生皮膚癌的風險增加
如果我們的
皮膚曝露了過量的紫外線
會造成皮下的微血管擴張
把較多的血液
帶到皮膚表面來
皮膚因而發紅變熱
長期曝露於
紫外光線下
會使皮膚變黑
因為紫外線的光
會使正常情況下
沒有顏色的色素氧化
接著再活化或是間接
把一個抑制劑
酪氨酸鋂活化
這種鋂的活化
會使皮膚裡
黑色素增加
黑色素是一種
黑色、棕色的色素分子
酪氨酸鋂的活化
其可以保護
皮膚細胞的細胞核
在細胞外形成一層
過濾紫外線保護層
皮膚便因此變黑了
黃昏和清晨
比較不容易曬黑或曬傷
是因為此時陽光
在大氣中走的路程較長
波長短的紫外線
易被大氣折射掉
隔層玻璃
比較不會曬黑或曬傷
是因為玻璃會吸收紫外線
山頂上
容易曬傷是因為太陽光
在大氣中走的路程比較短
海邊容易曬傷
是因為沙灘會反射紫外線
少量的紫外線
對人體是有益的
它是製造維生素D的基本元素
但過量的話
太陽紫外線可能會傷害
皮膚、眼睛及免疫系統
對正常膚質的人而言
每天15分鐘的日光浴
可以讓皮膚
活化維生素D3
來促進骨鈣的合成
對某些特定的皮膚病
如:乾癬…
可以藉由
陽光中的紫外線
照射來達到減輕症狀
然而過量的戶外活動
或是常常把皮膚曬成古銅色
卻是會對皮膚造成莫大的傷害
★★★★★★★★★
★★★★★★★★★
★★★★★★★★★
紅外線的波長(光的單位)
從0.75~1000微米左右
科學上將它區分為三種
*近紅外線
(0.75~1.5微米)
稱紅外線A
*中紅外線
(1.5~5.6微米)
稱紅外線B
*遠紅外線
(5.6~1000微米)
稱紅外線C
在工業及醫學上
各有不同的運用
紅外線
佔太陽光的42.1%
比可見光的51.8%少
在光譜上
紅外線的波長
比可見光還要長
紅、橙、黃、
綠、藍、靛、紫
等七種可見色光
紅外線的波長範圍
0.75~1000微米左右
介於紅光及微波之間
雖然
紅外線肉眼無法看見
但身體皮膚可以感受到
它的溫熱
遠紅外線
在光譜上位於
15~1000µm區域光波
屬於紅外線的波長範圍
其位於可見光
光譜紅色的光外側
遠紅外線為不可見光
不同學界
對於遠紅外線的範圍
定義常常會不同
*天文學上
定義遠紅外線
波長25 µm與350 µm
之間的電磁波
*醫療保健方面
遠紅外線
最佳範圍是以
4μm ~ 14 μm
與人體的分子產生共振
「遠紅外線」
因為和人體本身的
電磁波波長比較接近
會經由皮膚進入體內
由皮下的
水分子吸收
遠紅外線的能量
和細胞產生共振
逐漸傳遞到
人體比較深層的組織
遠紅外線能量波
會激發血液循環
促進微血管擴張
改善新陳的代謝
讓自己產生熱能
進而增加身體的免疫力
生物體會以「熱」
感受遠紅外線的存在
遠紅外線
又被稱為「生育之光」
遠紅外線(能量光波)
會與生物的熱能互動(共鳴)
身體
熱能會啟動
能量會沸騰
心跳會加速
使血液循環通暢
★★★
《材料》
遠紅外線
奈米科技
(粉狀複合材料)
*氧化鋁
*氧化鎂
*二氧化鈦
*二氧化矽
*陶瓷
*氧化物
*碳化物
*矽化物
*氮化物
*硼化物
顆粒越細,分散越均勻,
遠紅外線的功效越顯著。
遠紅外線
原料普遍分為兩種:
(1)天然採集具有
遠紅外線放射能量的礦石
(2)由特殊原料高溫
燒結而成的遠紅外線陶瓷
天然採集的礦石
遠紅外線的放射不均勻
在採集的過程中
大多是只要測的到些
微遠活的外線光波能量
就將之視為遠紅外線礦石
高溫燒結的遠紅外線陶瓷
則因原料配方及比例的
不同而有差別
不佳的遠紅外線陶瓷
它的遠紅外線放射量低
遠紅外線放射的壽命短
遠紅外線可透過
加熱精密陶瓷產生
根據「黑體輻射」原理
一般材料無法在普通溫度
仍會放出極微量的遠紅外線
但因為陶瓷
能量放射強度不足
才以作為醫療用途
一般的陶瓷材料
可接收外來能量並轉換成紅外線
但遠紅外線的比例
會因為陶瓷成份不同而有所差異
其用途也因此有較大的差異
其中「醫療用」的精密陶瓷
有較佳的轉換率
可將能量轉換成高純度的遠紅外線
以作為醫療用途
遠紅外線粉
一種奈米複合材料
與適當之材料結合
於適當環境條件下
持續放射遠紅外線能量
可釋放出遠紅外線
促進人體血液循環
又可以遮蔽紅外線
減少人體熱量損失
達到保溫效果
應用在紡織工業時
可混入纖維內紡紗
效果較塗覆布面為佳
使用
遠紅外線(紡織品)
被單、毯子、衣物
則需要貼身使用
遠紅外線
紡織品的能量來源於人體
其作用機制為:
人體肌膚散發熱能
能量經紡織品內的
遠紅外線材料吸收後
轉化並釋出遠紅外線
再回補至人體的肌膚
★★★
《效果》
隨著人類生物
電磁學的研究發展
奈米科技的進步與運用
遠紅外線
部份運用於醫療
預防心血管疾病
★《改善虛冷體質》
如果從距離心臟最遠的腳部開始加溫使身體溫熱的話,良好的血液循環便可以將新鮮的血液不斷送進因虛冷受到打擊的內臟組織,恢復衰弱的內臟機能。
★《可以釋放負離子》
由於紅外線擁有產生負離子的性質,全身如果接受遠紅外線的加溫,因為能促進血液循環,釋放負離子的作用,身體便可以從酸性慢慢轉化成微弱鹼性。
★《有助消除疲勞》
大量的汗水可將身體不需要的東西一起排出,其中包含加速疲勞及產生老化原因的乳酸,乳酸如果混在汗水裡排出,身體便能去除疲勞的發生因子,進而有效的改善疲勞狀態。
★《使各種細胞活化》
人體經遠紅外線加溫,體內便會產生共振作用,使得細胞內的原子能量開始活化,
如此血液循環變得更好,而促進新陳代謝。
★《具有消炎的效果》
遠紅外線可以將患部的溫度提高後,血管的擴張作用可以使淤血現象得以緩和。至於發炎細胞,經遠紅外線加溫後,活動力會變慢,因此發炎症狀得以有效改善
★《具有抗癌效果》
利用遠紅外線加溫,能使患部的溫度提高,癌細胞便會漸漸失去活動力,無法攝取到足夠的營養,癌細胞便會營養不良。
全站熱搜